暑期三下乡丨传承红色基因,点亮青春之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7月8日,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赓续秦巴星火 云筑老区新生——陕南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利用实践团”在汉中市南郑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展开实践调研,以青春脚步丈量陕南之地,通过实地探访革命旧址、聆听先辈英勇事迹、收集珍贵红色史料、实践团成员们在历史现场感悟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色文化传承者的责任担当。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川陕革命根据地在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中国革命战略转移的实现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长征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实践团成员们走进汉中市南郑区川陕革命根据地,观看馆内展出的文物,从字里行间的描述中感悟川陕人民团结奋斗、勇于牺牲、开拓创新的精神,感悟先辈们在抗日救亡的艰苦岁月里的斗争精神。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石刻红军标语、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武器,无声诉说着徐向前、李先念等革命先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故事。看着纪念馆内展出的一件件的武器装备,成员们仿佛亲眼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画面,深刻感受到了在那样艰难的时局下,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念与高瞻远瞩的智慧,心中对红色精神的领悟也愈发深刻。
为进一步深化学习成果,实践团还化身“红色调查员”,面向游客开展问卷调查和采访。在他们的回忆和话语中,我们得以更多窥探到那段峥嵘岁月背后掩藏的故事。实践团成员谈到:“我们应当以本次实践活动为指引,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
拳拳青春志,泱泱中华情。此次川陕之行是红色基因的赓续绵延,更是文化根脉的守正创新。青春足迹丈量的不仅仅是陕南大地,更是传承与发展的实践深度。未来,实践队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推动红色精神传承创新和数字化保护,为红色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