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接力一甲子 青春报国正当时——集大学子对话三代造林人,悟“山海经”中的生态担当
7月1日,在党的104岁生日这个特殊日子,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代宁聚力——山海循迹振兴路”暑期实践队走进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探访黄振芳家庭林场,追寻这片闽东大地上的绿色传奇。
队员们聆听黄振芳父子讲述三代造林的坚守与传承故事,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精神内涵。
上世纪80年代,面对周宁大片的贫瘠荒山,黄振芳抵押家产开荒造林。三年拓荒1200亩,住草棚、啃干粮,将“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嘱托刻进骨血。习近平总书记任宁德市地委书记期间,曾半年内三次到此调研。在闽东苍翠的群山中,黄振芳老人带领全家垦荒栽种的千亩林海,历四十二载,现已亭亭如盖。
图一 实践队员采访黄振芳同志
如今,林场由长子黄传融接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带动村民实现年增收,森林覆盖率跃至90%,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伟力。
图二 黄振芳长子黄传融向实践队讲述林场故事
千亩苍翠林海作黑板,三代造林故事为教材,带队老师巫苑桢就地为大家讲述了一堂生动的“森林党课”。黄振芳家庭林场的发展历程,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心连心、共甘苦的深厚情怀。身临其境的现场教学,让队员们将大自然的体验与理想信念融为一体,更加坚定了学习黄振芳老人坚守奉献精神、将专业知识对接产业需求和扎根绿色生态发展沃土的决心。在“七一”建党节这一特殊时刻,队员们也深刻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四下基层”工作方法的生动实践,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鲜活印证。大家立志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施展才华,将科技成果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图三 “食代宁聚力”实践队参观林场
山海有径,步履不停。种树如此,做学问亦如此,耐住寂寞,方见山海!这次社会实践,必将成为同学们青春岁月中熠熠生辉的篇章,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以青春之力续写更多绿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