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5/08/04 23:01:45 浏览次数:234
为使青年大学生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培养爱国情怀,激发民族自豪感,2025年7月2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财经商贸学院“土苗乡·红迹解码团”奔赴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古镇,深入探访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领导人赵世炎烈士的故居与纪念馆,开展以“故里寻光,薪火相传”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研学,团队成员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从红色足迹中汲取奋进力量。
实践队走进紧邻故居的赵世炎烈士陈列馆。该展馆将现代设计与历史厚重感巧妙融合,借助丰富的历史图片、详实的文献档案、珍贵的革命文物以及多媒体技术,全景式呈现了赵世炎同志短暂却光辉的一生及其卓越贡献。
在“年少志高,探索真理”展区,队员们了解到赵世炎15岁便负笈北京,后远赴法国勤工俭学,较早系统地接触马克思主义,并在旅欧少年共产党的创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传播马列,领导工运”单元里,一幅幅记录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历史照片,尤其是展现赵世炎作为主要领导者之一沉着指挥的珍贵影像,生动诠释了革命者非凡的组织才能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赵世炎烈士陈列馆内专注观看历史文献 宁梓颖供图
馆内有一处按时间轴展示赵世炎家书的区域,格外触动人心。队员王同学饱含深情地朗读了一封赵世炎在狱中写给妻子的诀别信片段:“不要伤心,把眼泪流到肚里去吧!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希望……”信中蕴含的坚定革命信念与深沉情感,让在场多位队员深受触动。队员李同学轻声分享道:“这封信让我看到革命者如何在绝境中坚守信仰,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带回校园。”讲解员补充说:“赵世炎被捕时年仅26岁,面对敌人的酷刑与利诱,始终坚贞不屈,展现了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当讲述到他牺牲的经过及那句响彻历史的“志士不辞牺牲”时,现场一片肃穆,许多同学拿出笔记本记录心得。队员周同学感慨道:“这不是历史课本里冷冰冰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生命抉择——牺牲小我,成就大义。”革命者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深深震撼了每一位青年学子的心灵。
随后,团队来到赵世炎烈士故居。这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川东民居,木质结构保留着历史原貌。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在一件件饱含故事的展品前驻足凝视:有少年赵世炎使用过的简易书桌、翻阅得发黄的进步书籍、朴素的木质床榻……讲解员详细讲述道:“正是在这间狭小却充满书香的小屋里,少年赵世炎如饥似渴地汲取进步思想,时常与同窗探讨救国之道,革命理想的火种在此点燃。”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那位胸怀天下的青年伏案疾书的身影。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引导下参观赵世炎故居起居室 胡俊涵供图
故居庭院内,一组复原赵世炎与同窗交流场景的塑像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一位实践队员轻声与同伴交流道:“他们激烈讨论的焦点,必定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出路。”那些俭朴的生活器具和充满时代气息的环境布局,无声地诉说着革命先驱成长的印记与环境的关联。
活动尾声,全体实践队员在赵世炎烈士塑像前列队肃立,面向鲜艳的团旗,重温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整齐洪亮的声音在纪念馆上空回荡,一枚枚团徽在阳光下闪耀光芒,表达了青年一代继承先烈遗志、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
图为“土苗乡·红迹解码团”成员在赵世炎烈士陈列馆前合影 王华灵供图
走出烈士馆,队员们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先烈用生命点亮的信仰明灯依然指引着前行的方向。赵世炎等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所展现的忠于信仰、坚贞不屈、敢为人先、勇于牺牲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已在这场深度体验中悄然融入青年学子的心田。这趟酉阳之行,不仅是一场深刻的党史国情教育,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为财经商贸学子未来投身强国建设筑牢了思想根基,注入了持久动力。(谌艳)
通讯员:谌艳 李明 宁梓颖 胡俊涵 王华灵 周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