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山西文旅市场活力迸发——古建探秘、非遗体验与智慧服务成假期亮点
2025年“五一”假期,山西文旅市场迎来新一轮消费热潮。据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2272.11万人次,同比增长22.40%;实现旅游总花费160.33亿元,同比增长27.61%。在“跟着悟空游山西”品牌效应的持续发酵下,古建探秘、非遗体验、智慧服务与惠民举措共同构成假期文旅市场“组合拳”,推动山西成为全国假日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古建热潮再掀高峰,沉浸式体验引客流
以《黑神话:悟空》游戏场景为蓝本的“临汾十二古建”成为假期顶流。临汾市推出“不止‘小西天’,临汾皆如此”主题线路,串联广胜寺飞虹塔、隰县小西天、洪洞大槐树等核心景区,通过“千年非遗·回荡平阳”巡游活动,将霍州莺歌、翼城花鼓等非遗项目与古建场景深度融合。数据显示,临汾市重点景区日均接待量突破10万人次,壶口瀑布景区“黄河大合唱”活动吸引超5万名游客参与。
晋中市则以“文化+艺术”双线并进,推出6条主题旅游线路。在榆次GoHome艺术中心,恐龙主题展与亲子手工工作坊日均接待家庭游客超2000组;太谷鑫炳记非遗文化园的中药丸制作体验课场场爆满,游客亲手研磨的“古法药丸”成为热门伴手礼。
今年五一假期,王家大院旅游市场十分火爆,五一假期首日,王家大院景区秩序井然,停车场爆满,大院内外各展区和旌善老街商铺内外人头攒动。5月2日,景区迎来“井喷式”客流高峰,灵石县各部门协同作战,保障旅游秩序平稳有序。据统计,五一假期前四天,王家大院接待游客18.58万人次。
景区推出了“指尖推出千年技,带走独属晋商记忆”系列活动。在恬逸居,国家级非遗项目孝义皮影戏与木偶戏联袂登台;在静升古镇中心街,小丑巡街等特色民俗表演精彩上演;旌善老街门口有戏曲下乡经典曲目演出;非遗小院里还有拓印、雕刻、剪纸等传统技艺展示。此外,位于静升东街的“慕古风旅拍店”推出“古院+非遗”“建筑+汉服”等体验项目,让游客体验古风妆容和沉浸式古宅旅拍。
服务保障到位:景区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疏导游客进入大院,在游客数量激增时,迅速开放全部五道游客通道。文旅、公安、交警、森林消防等部门联勤联动,在景区内外重要点位布控值守。150名党员及斑马救援队等社会组织投身志愿服务,静升镇政府设立游客驿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景区主要卡点设立6处消费维权服务站,联合卫健部门对餐饮住宿场所开展高频次巡查,全方位守护游客的“舌尖安全”与消费权益。
科技赋能文旅场景,智慧服务提升体验
山西文旅系统通过“AI避高峰”系统、无人机物流配送等数字化手段优化服务。晋祠博物馆、云冈石窟等5A级景区上线“文旅消费一条街”,非遗文创、临汾优选特产与智能讲解设备形成“文化+消费”闭环。在平遥古城,游客通过AR眼镜可实时查看建筑三维模型,感受“一砖一瓦皆故事”的沉浸式游览体验。
交通领域同步升级服务。全省高速公路日均流量突破230万辆次,太原绕城高速、二广高速等重点路段启用“潮汐车道”应对客流高峰。临汾市开通免费旅游直通车,覆盖小西天、广胜寺等12个景区,游客可通过“畅行临汾”小程序实时预约座位。
惠民政策激活消费,夜间经济点亮夜空
为释放消费潜力,山西多地推出“组合拳”。临汾市实施“静态停车外地车免费、本地车半价”政策,全市A级景区设置“爱心驿站”提供免费茶饮与应急药品;晋中市发放500万元文旅消费券,涵盖酒店住宿、餐饮美食与演艺门票。
夜间文旅经济成为新增长点。太原古县城推出“国潮光影秀”,无人机编队以《千里江山图》为蓝本绘制立体画卷;大同古城墙下的“星空市集”集合30余家非遗工坊,广灵剪纸、浑源凉粉摊位前游客络绎不绝。据监测,全省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同比增长18.6%,带动餐饮、住宿消费增长23%。
文旅融合释放潜力,市场秩序持续向好
假期期间,山西文旅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打击“黑车”“黑导”及价格欺诈行为。全省共设立126个旅游投诉快速处理点,游客满意度达98.7%。山西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文旅+”战略,推动平遥推光漆器、绛州澄泥砚等非遗项目与研学旅行、康养度假深度融合,打造“四季皆可游”的文旅新格局。
从古建探秘到非遗传承,从智慧服务到惠民消费,2025年“五一”假期,山西文旅市场以“文化厚度”与“服务温度”赢得游客口碑,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供稿:张李鹏 武高强 审校:武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