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会实践网-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投稿的家园!

长江禁渔,青年在行动——“‘江’心比心,‘渔’你同行”长江十年禁渔实践调研团队纪实

发表时间:2025/07/07 12:30:46  作者: 梁子祥 饶语涵  浏览次数:7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在 2025 年的盛夏,湖北的长江荆州市及宜昌市段迎来了一群怀揣热忱的青年身影。武昌工学院 “‘江’心比心,‘渔’你同行” 长江十年禁渔实践调研队。我们肩负着探寻长江禁渔成效与乡村振兴新路径的使命,开启了一场为期一周的实践之旅。

团队成员抵达宜昌市 胡翼轩供图

此次实践项目聚焦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现状、成效与挑战,旨在见证长江生态修复的成果,探寻禁渔对长江生态、渔民生活、地方经济的影响。团队成员们前期深入学习了禁渔政策背景,构建了 “线上 + 线下” 双轨调研计划,拟招募 200 名志愿者发放电子问卷,而后更深入实地,走访护渔站、中华鲟保护中心等关键场所,与当地多部门管理人员及执行人员座谈,了解禁渔政策执行细节与成效。同时,团队深入沿江居民。此外,团队跟随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技术人员学习操作无人机巡查禁捕水域,体验 “天网” 监控系统对非法捕捞行为的识别与追踪技术,实地测试其响应流程。

团队成员在滨江公园开展问卷调查 俞苏娜供图

在宜昌市,团队成员们在 424 公园拍摄与禁渔相关的素材,并收集长江保护知识;在长江大保护基地参观学习,通过丰富的知识展示更深入地理解长江十年禁渔;在滨江公园对各个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在宜昌市档案馆,通过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到宜昌市自 2020 年实施禁渔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如鱼类资源量提升、“四大家鱼” 自然繁殖量增加、江豚种群增长、鳤鱼重现等,还了解到退捕渔民转型 “护渔员” 组建巡护队,累计巡江 23 万公里,劝阻违规行为超 8000 起。在宜昌市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科普展览馆,团队成员们从化石到生态进行视觉认知,通过讲解员的通俗讲解了解中华鲟的危机与守护,深刻剖析人类活动干扰下繁殖个体丧失的生态警示。

团队成员在宜昌市档案馆查找资料 俞苏娜供图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江禁渔政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见证了长江生态修复的成果,也看到了渔民生活的转变与挑战。计划将这些丰富的调研成果整理成《长江十年禁渔成效与乡村振兴路径研究报告》,包含生态数据、渔民案例、政策建议等内容,纪录片《一江碧水新征程》、短视频系列《渔民转型故事》,设计“守护长江” 主题文创产品,助力政策完善。

团队成员在中华鲟保护中心参观 涂鑫然供图

长江十年禁渔是一场关乎长江生态与未来发展的关键行动,而青年正成为这场行动中的重要力量。此次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们深入基层,了解长江禁渔政策的实施情况,更激发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未来,青年们将更加积极地关注长江生态保护工作,通过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平台广泛传播 “长江大保护” 理念,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也将努力将专业知识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长江这条母亲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讯员 梁子祥 饶语涵)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版权所有:青年社会实践网

var divToDelete = document.querySelector("body > div.login_free_panel"); if (divToDelete) { divToDelete.parentNode.removeChild(divToDele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