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会实践网-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投稿的家园!

当商业烟火邂逅千年道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经济生态?

发表时间:2025/06/30 16:24:45  来源:武昌工学院  作者:范怡笑  浏览次数:8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2025年6月23日至27日,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文博承典·影续华章”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2人赴湖北省武当山风景名胜区开展为期五天的调研活动。团队以“探寻传统商业文化与现代旅游经济的融合路径”为主题,深入走访当地商户、居民及游客,发现武当山在商业发展中不仅保留了独特的自产自销模式,更以深厚的武当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构建出了别具一格的商业生态。

自产自销:生态经济与诚信为本的共生

武当山脚下,地摊经济蔚然成风。居民们售卖自家种植的果蔬、养殖的蜂蜜与特色菌菇,标注“无农药、无添加”。摊主们坦诚分享:“武当山气候独特,菌菇口感鲜美且营养高,游客都认准咱的品质。”自产自销模式不仅保障了食品安全,更传递出诚信文化。明码标价、现场试吃、线上销售,让生态产品走向全国,成为武当山商业的基石。

(图为实践团在地方集市间进行走访与观察。范怡笑 供图)

特色酒店:文旅融合的“养生+文化”体验

实践队入住的酒店以“养生+道教文化”为特色,不仅拥有有机种植园,餐食取自自产作物,并且还开设武当功夫课程,游客可晨练太极、夜读《道德经》。美国游客感叹:“这里不仅是住宿,更是沉浸式的文化修行。”团队走访发现,武当山周边酒店普遍将地域特色融入服务中。有的民宿提供道家茶道表演,有的高端酒店则引入中医养生讲座。这种差异化的定位让武当山酒店业口碑与效益双丰收。

道韵商贸:符号化商品与情感化服务

武当酒、武当茶、绿松石饰品等地域符号商品遍布大街小巷。一家以“道茶”为主题的店铺内,身着道服的店长正为游客讲解茶叶与道家养生的关联:“我们的茶采用武当山特有野茶树种,结合古法炮制,不仅滋味独特,更有清心明目的功效。”店内悬挂的“非遗制茶工艺”认证证书与游客好评墙,增强了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在商贸服务中,“人情味”则成为武当山商户的另一张王牌。实践队员在一家饰品店观察到,店主不仅耐心讲解玉石鉴别知识,还主动为购买饰品的母女拍摄合影留念。这种“超出商业范畴的关怀”让游客感受到温暖,多位受访者表示“这里的店铺不像买卖场所,更像朋友间的交流”。

(图为饰品店内店员为顾客讲解如何分辨各类玉石。范怡笑 供图)

人文厚度:商业之外的“武当温度”

武当山的商业繁荣未冲淡其人文底色。实践队在调研中深刻体会到,当地居民将道教“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街巷间满是亲切攀谈。实践队员因身体不适购药时,店员赠予健脾茶包并叮嘱饮食,细节中尽显温暖。武当人总以自然亲切的态度传递着地域文化。一位经营茶庄的张先生坦言:“我们做生意,卖的不仅是商品,更是武当山的‘精气神’。”这种“以文促商、以商养文”的模式,让游客在消费中感受文化,在文化中深化体验。

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可持续发展样本

为期五天的调研让实践队深刻认识到,武当山的商业文化经济绝非简单的“旅游消费”,而是生态资源、文化积淀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自产自销的诚信体系、文旅融合的服务创新、符号化商品的文化赋能、人情化的商贸服务,共同构建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生态。其成功印证:当商业与人文共生,传统与时代共振,便能迸发出持久活力。作为“三下乡”活动的参与者,团队成员不仅收获了调研成果,更被武当山“以商养文、以文促商”的智慧所触动。这片土地上,商业活力与人文温度从未割裂,反而相互滋养,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份商品,都承载着武当山的山水灵气与人情温度,为其他传统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通讯员:范怡笑)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版权所有:青年社会实践网

var divToDelete = document.querySelector("body > div.login_free_panel"); if (divToDelete) { divToDelete.parentNode.removeChild(divToDele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