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会实践网-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投稿的家园!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在大国重器腾飞中汲取奋进力量

发表时间:2025/05/14 21:37:34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田润  浏览次数:19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5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作为一名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青年学生,我有幸亲临现场,亲眼见证了这激动人心、庄严神圣的一刻。d6e4e26bd0e710130f59f9ae8252f82b.png

下午五点十七分整,发射进入倒计时。那一刻,整个发射场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汇聚在发射塔架之上。随后,点火、升空、轰鸣——搭载神舟二十号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拔地而起、直冲云霄。焰光照亮戈壁,轰鸣震撼天地,热浪扑面而来,在场所有人不约而同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呐喊,这不仅是对火箭升空壮举的欢呼,更是对祖国强大科技实力的由衷赞叹,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民族自豪感。当火箭渐渐消失在视野尽头,许多观礼者眼含热泪,那是激动,是震撼,更是被点燃的信仰。在发射现场,我深切感受到一种沉稳而坚韧的力量,那是源自几代航天人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铸就的民族精神。他们用一颗颗赤子之心托举起大国飞天的梦想,用一项项突破让中国航天不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当天上午,我参观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展厅中陈列着“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神舟飞船返回舱实物、航天器火箭部件、嫦娥探月和天宫空间站的先进设备,以及一页页泛黄的科研手稿、一件件老旧的工具设备……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是一段不平凡的奋斗历史。中国航天,从一穷二白、白手起家到今天的空间站组建、“嫦娥奔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每一步,都踏着汗水与智慧的脚印;每一项成就,都凝结着无数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与不懈追求。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是载人航天精神的核心内涵。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标准,更是一种精神坐标,是青年成长、民族进步的深厚土壤。神舟飞船升空的壮观场景转瞬即逝,但那划破长空的光芒却照进了我们每一位青年的心田。那是一堂震撼人心的“行走的思政课”,一场铭记一生的精神洗礼。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爱国,不是喊在口头上,而是写进专业学习中、落实到实际行动里,是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在共和国的奋进征程上。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开放奋进、科技腾飞的时代,也注定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神舟飞天,不只是科技奇迹,更是一座精神灯塔。它让我们深知,青年不应只是民族发展的见证者,更要成为推动者、建设者。青春不仅属于舞台上光鲜亮丽的时刻,更书写在寂静深夜里反复求解的一道公式、实验台前一遍遍验证的数据、新闻写作中一字一句斟酌的稿件、基层一线默默无闻的坚守……

火箭升空那一刻,拉近了我和祖国航天梦的距离,也照亮了我作为一名青年的成长方向。我深知,我们青年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是奋斗者,是新时代航天精神的传承者。未来无论身处哪个岗位,我们青年都应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不负青春、不负时代。让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回应时代召唤,把热爱变成担当,把理想变成力量,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属于青年的绚烂光彩。(供稿: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田润)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版权所有:青年社会实践网

var divToDelete = document.querySelector("body > div.login_free_panel"); if (divToDelete) { divToDelete.parentNode.removeChild(divToDele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