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染云霞,一纸变繁花:非遗课上的漆与翻花之约
为丰富辖区儿童暑期生活,让孩子们感受非遗漆艺的灵动之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孟庄村“小荷学堂”开展“巧手制漆扇,戏水染流光”非遗实践活动。活动现场,清水碗里的天然颜料晕出层层斑斓,孩子们的笑声与水花轻响交织,一场与漆扇非遗的“水色之约”热闹开启。
巧手制漆扇,戏水染流光
活动伊始,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实践队队员先带着孩子们认识朱砂、石绿等天然矿物颜料,再端起清水碗演示:“把颜料轻轻点进水里,它会像小鱼一样游开哦。”从古代漆艺中“水晕染彩”的技法,到扇面画里“随水成形”的巧思,实践队队员边说边用毛笔蘸起带色的水,在素扇上扫出淡彩纹路。孩子们看得入迷,纷纷追问“怎么让颜色听话”“扇子会被水弄坏吗”,眼神里满是期待。
制作环节,孩子们围坐在摆满素扇、颜料、清水碗的桌前,先往水里点入喜欢的颜色,看着红、绿、黄在水面绽放成“花”;再小心翼翼用毛笔蘸取带色的水,在扇面上自由挥洒,有的画出云朵,有的晕出晚霞;最后等扇面晾干,用细笔添上几笔草叶,一个个带着水痕灵气的漆扇就成了。孩子们举着扇子互相扇风,颜料的清香混着笑意,让非遗的韵味在指尖流淌。
妙手变翻花,玩转老手艺
紧接着,“小荷学堂”又推出“妙手变翻花,玩转老手艺”翻花非遗体验活动。活动现场,彩色的翻花在孩子们手中转变成灯笼、花朵、飞鸟,此起彼伏的惊叹声里,藏着对这项“会变魔术的纸艺”的好奇。
实践队队员先展示了传统翻花:“这看似简单的纸玩意儿,可有几百年历史啦,老辈人靠一双手,能变出几十种花样。”他边说边拉动手中的竹骨纸花,瞬间从“蝴蝶”变成“花篮”,孩子们眼睛瞪得溜圆,忍不住伸手想摸。实践队队员趁机讲解翻花的制作原理——竹条做骨、彩纸为衣,全靠拉扯的力道和角度变换形态,还教大家辨认纸的纹路、竹条的韧性,课堂里满是对老手艺的探究欲。
到了动手环节,桌面上摆着裁好的彩纸、细竹条、胶水和棉线。孩子们跟着实践队队员先将竹条弯成圆环固定,再把彩纸糊成圆筒,最后穿上线绳调整松紧。“拉这里!慢一点!”在互相提醒中,有的翻出了“五角星”,有的变出了“小房子”,连不小心弄皱的纸,也被孩子们笑称为“独特的花纹”。
两场非遗活动里,漆扇的水色与翻花的巧变,让孩子们在玩中触摸到老手艺的温度。接下来,药香承韵育青苗社会实践队还会给孩子们带来更多非遗体验,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笑声里慢慢扎根。
指导老师:时彦鹏 通讯员:李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