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六茶花谷绘新卷:广财“经世致农”实践团再行动,献计从化良口高质量发展
7月6日,广东财经大学“经世致农”实践团牵手广东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助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规划。在广东财经大学社会合作处讲师吴昇宇老师的带队下,团队以“深挖阿婆六茶花谷经济发展潜能,推动打造从化良口镇生态绿色示范区标杆”为目标,再赴从化良口镇的阿婆六茶花谷开展调研实践,感受当地自然风光并挖掘其发展动能。
阿婆六茶花谷是广州海拔最高的茶花园,茶花盛开在700多米的高山上,有600余种,近4万朵。实践团成员跟随总负责人李维全先生游览景区,沿途山清水秀,当季茶花娇艳欲滴,婀娜多姿。
阿婆六茶花谷的溪水是广州流溪河的源头,水质优良,清澈见底,触手冰凉,潺潺溪水与微凉山风相伴,吹散了夏日的酷暑,令人心旷神怡。走到山顶露营区的草坪尽头向下俯瞰,错落有致的梯田层叠铺展至山脚,辽阔之意尽收眼底,化作“好山好水”的赞叹。经过这一轮实地走访,实践团的成员们充分感受到了阿婆六茶花谷秀美的生态风光。
根据李维全先生、村民和游客的访谈,实践团了解到,阿婆六要在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改善薄弱环节。
“这路太陡了哟,有些老人也没车,都不愿意上来的。”关于基础设施建设,从景区门口到民宿和景点的山路过于崎岖,成为老龄游客游览的物理屏障。便利店和阴凉休息区域不足,夏季易引发中暑,影响银发经济发展潜能。针对阿婆六茶花谷超越六成的银发游客,为响应国家“银发经济发展规划”的政策,推进“生态旅游+康养服务”深度融合,完善阿婆六茶花谷适老化设施建设、规划银发客群专属旅游路线,便成为释放其发展潜能的重要一环。民宿老板和游客建议,景区内可以增设接驳车或观光车,接送老年游客往返景区与山脚,并设置更多遮荫避暑的区域及修剪杂草,保障游览时的乐趣与安全。
“他们都不知道这里还藏着个度假村,从山脚爬上来一看才知道,原来这里还有这么美的地方……”目前,阿婆六茶花谷的宣传力度欠缺,缺乏营销爆点。且当下茶花谷的茶花主要供游客欣赏,暂未开发相关的文创产品或深入挖掘其衍生价值。在宣传渠道上,阿婆六茶花谷在抖音、小红书和微博等高流量平台缺乏官方营销账号,难以扩大客流量。李维全先生还提出,茶花谷希望向“高端化”发展,但资金不足是主要困境。
在实地走访考察完阿婆六茶花谷的基础上,实践团深挖阿婆六茶花谷的文化内涵,创新性地拓印植物样本,为文创设计奠定基础。同时,团队用无人机拍摄宣传片,捕捉茶花谷的宏观与微观之美,展现其多姿多彩。
为进一步探寻阿婆六茶花谷的发展完善及深挖良口镇的发展潜能,实践团还与从化良口镇的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度交流。总体上,在从化良口镇政府的带领牵头之下,这一年来,良口镇及其下属的阿婆六茶花谷整体发展状况乐观。当前的交通不便和景区内满足旅客(尤其是老年人)和部分日常需求的建设相对较少,是阿婆六茶花谷发展最为困扰的实际难题。而茶花谷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具有很大的康养发展潜能,虽然资金紧张,但相关的适老化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优先改善。
对阿婆六茶花谷游玩的宣传仍不够到位也是主要发展问题之一。政府工作人员提出,可以牵头相关企业和文旅局联通,打造特色文创与产品制造的产业链。与此同时,实践团提出可以与相关旅游博主或从化当地大学生合作,拍摄高质量宣传片以提高景区知名度。
再赴阿婆六茶花谷,实践团深刻感受到阿婆六茶花谷当前的发展状况,积极分析其现实痛点,为阿婆六茶花谷提出了建议性的意见。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服务“百千万工程”,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打造全年龄段生态秀美阿婆六,贡献青春力量。
文稿:李依城
排版:李依城
图片:毛雨贤、黄俊林
初审:黄子越
终审:吴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