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会实践网-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投稿的家园!

“传承红魂,兴振乡邦”:四川民族学院“孜心向党”实践团在泸定行动

发表时间:2025/07/14 19:12:18  浏览次数:25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7月7日,四川民族学院“孜心向党”助力民族地区振兴先锋队奔赴泸定县,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当日,队员们先于上午10时重走泸定桥、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以红歌、红色故事、朗诵纪念“七七事变”,下午兵分三路深入泸定县田坝村、团结村、大坝村,普及电商知识,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重走泸定桥,红色精神浸心间

泸定桥铁索寒光,见证历史风云。上午10点,实践队踏上泸定桥,脚下摇晃的铁索、湍急的河水,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艰险。走完桥面,队伍来到泸定桥纪念馆。为纪念“七七事变”,先锋队与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纪念“七七事变”活动。队员们以歌寄情,在大渡河边以泸定桥和现代修建的大桥为背景合唱,激昂旋律回荡古今。讲述红色故事时,队员赖雨乐声情并茂还原先烈壮举,让历史“活”在眼前。红色朗诵环节,阵阵朗诵声传递出对革命先辈的崇敬。队员雷佳感慨道“每一次重温红色历史,都是精神的洗礼。”先辈们的无畏,成为大家投身乡村振兴的精神指引。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的老师们讲解长征记忆中飞夺泸定桥的传奇,坚定的声音里满是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双方以不同形式重温历史,在泸定桥的见证下,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共同接受这场跨越年龄的精神洗礼,将先烈的无畏精神化作当下砥砺前行的动力。

田坝村:电商宣传遇温情大娘

田坝村小组刚进村就因村落路线的复杂而犯难,幸运的是遇见了村口的一位热心大娘主动上前:“从那个搭的小棚子旁边有一条小路,沿着走3分钟就到村上。” 见队员没听清,大娘索性追上队伍再细细指引。抵达宣传点,队员们从电商基础操作讲起,教大家如何在平台上架农产品。遇到一位在家中说着“我不懂这些”的老人,队员冯豪耐心回应:“没事儿,这次来就是教您的!” 从注册账号到简单运营,一步步拆解,这位老人逐渐露出笑意。宣传组队长张宇乐说道:“大娘的热心,村民的信任,让我们觉得每一句讲解都格外有意义,要把电商知识实实在在教给大家。”

本次田坝村电商宣传 9人小组深耕细作,共计走进 11 户人家,以 “一户一讲解、手把手教学” 的模式实现精准覆盖。在宣传过程中,小组现场发放电商操作手册31份,完成了 11 户家庭的电商基础知识普及,针对其中 6 户有农产品销售需求的村民开展了进阶指导,包括账号注册、产品拍照技巧、平台上架流程等实用内容。按每户家庭平均 2名常住人口计算,此次宣传直接惠及约 20名村民,间接辐射周边邻里。从实际效果来看,已有 2 户村民成功注册电商账号,1 户尝试发布了首条农产品推广信息,为当地农产品打通线上销路迈出了扎实一步。队员们用详实的数据印证了宣传的实效,也让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种子在田坝村落地发芽。

大坝村:电商交流伴乒乓活力

大坝村小组的宣传现场,氛围格外热闹。队员们用方言搭配案例,讲解电商助力农产品外销的门道。村民们从好奇观望,到主动提问,互动频繁。宣传间隙,因队员们始终保持友好态度,大家被热情村民拉到村小广场打乒乓球。球桌上,你来我往的不仅是球,更是实践队与村民越走越近的情谊。“原本想着就是单纯宣传,没想到能和村民这样热络互动。”队员周一鸣笑着说,运动中的交流,让电商知识传播多了份“烟火气”,也让大家更懂村民需求。

大坝村7人宣传小组在热闹的氛围中扎实推进工作,通过方言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19名村民参与现场互动。其中,12名村民主动就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物流包装等问题进行咨询,队员们均逐一细致解答,形成有效问答记录11条。针对当地特色水果、手工制品等主要农产品,小组重点指导了6户村民学习产品图片拍摄、简易文案撰写等实用技能,帮助3户村民完成电商平台账号的初步注册。现场还发放电商操作手册38份,后续已有4户村民通过电话反馈尝试上传产品信息,为农产品“触网”打下了良好基础。这场充满“烟火气”的宣传,不仅让电商知识走进村民生活,更以实实在在的参与度和转化率展现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初步成效。

团结村:问答间开启,电商宣传暖人心

团结村小组刚进村,就被一位看似穿着普通白色衬衫的叔叔拦住询问:“你们是干嘛的?” 听闻是来宣传电商知识,叔叔瞬间热情起来,主动带队员找村民。在叔叔协助下,宣传快速铺开。队员们结合当地盛产的核桃,讲解如何通过电商打造特色品牌。队员四郎翁姆在实践中感悟“有村民主动帮忙,感觉我们不是‘外人’,是真能一起为村子做事的伙伴。”从被质疑到被接纳、被助力,电商宣传的过程,也是实践队融入乡村的过程,更坚定了大家帮村民把“土货”变“网货”的决心。

经过整个宣传开展,一开始询问问题的叔叔身份也渐渐拨云见日。这位穿着普通白色衬衫的叔叔竟是团结村的村委工作人员。作为村里的 “热心肠”,他常年帮村民协调大小事务,对村里家家户户的情况了如指掌。在他的引导下,团结村10人宣传小组效率大幅提升,短短 2 小时便完成了 17 户村民的走访。针对当地盛产的核桃,队员们重点讲解

了电商品牌打造的全流程 。从设计个性化包装、拍摄高清产品图,到撰写突出 “高山原生态” 卖点的文案,再到对接物流渠道。现场共有 21 名村民参与学习,队员们协助 8 户完成了电商平台入驻申请,还为 11户家庭发放了《甘孜州农村电商知识手册》。

孜心向党助力民族地区振兴先锋队以红色传承开篇,用电商实践扎根乡村。无论是泸定桥上的历史回望,还是三个村落里的电商探索,都凝聚着队员们助力乡村的热忱。正如队长王欣雨所言:“重走泸定桥,是传承先辈奋斗精神;深耕电商,是续写乡村振兴新篇。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热忱,

持续为民族地区发展添力。”

(通讯员 任姿潼 )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版权所有:青年社会实践网

var divToDelete = document.querySelector("body > div.login_free_panel"); if (divToDelete) { divToDelete.parentNode.removeChild(divToDele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