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学子 “三下乡” 多维服务赋能马郢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一老一小” 群体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安徽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安馨童耆守望团于 6 月 26 日抵达合肥市长丰县马郢村,开展了为期 5 天的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聚焦 “一老一小” 群体,通过校地协同、乡土记忆挖掘、安全素养提升和乡村环境焕新等一系列行动,为马郢村的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校地协同,筑牢实践根基
6 月 26 日,安馨童耆守望团一抵达马郢村,便迅速与村实践活动负责人召开启动会议。会上,双方明确了村庄 “助学、助农、助村” 的发展规划,重点围绕老年群体服务要点展开研讨。同时,团队成员还开展了实地考察,完成了基础设施调研、历史建筑资源摸排及 “一老一小” 生活状态评估,为后续服务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6 月 28 日,安徽理工大学与马郢村举行了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授牌仪式。马郢村第一书记钟宇、学院党委副书记翟富林等多方代表出席了仪式。团队成员以 “安全守护乡村”“青春扎根乡土” 为题分享了实践规划,双方确立了 “专业知识赋能乡村振兴” 的合作方向,标志着校地合作从短期实践向长效机制迈出了重要一步。
图为校地合作授牌仪式合影留念
银发关怀,挖掘乡土记忆
6 月 27 日至 29 日,团队多次走访村民家庭,聆听老人们讲述生产队工分岁月、饥荒年代的生存记忆以及乡村发展变迁。老人们通过 “哎呦嘿” 的田间号子、草根稻芽充饥的细节,生动还原了艰苦年代的生活图景,同时也对现行惠农政策与生活补贴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形成了 “历史苦难 - 当代幸福” 的鲜明对比叙事。
此外,团队还专程拜访了村中老中医,深入了解传统医术在乡村的实践历程。老先生以锦旗故事、草药晾晒技艺及望闻问切心得为切入点,向成员们展示了中医 “治未病” 的智慧,并带领大家参观了蒲公英、艾草等草药种植区,进一步强化了青年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图为老人为团队成员展示老照片
童梦护航,提升安全素养
依托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优势,团队提前制定了针对乡村儿童的安全教育方案,内容涵盖火灾逃生、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多个模块,计划通过情景模拟、教具演示等互动形式提升儿童的应急能力。6 月 30 日,安馨童耆守望团走进小学,开展了以 “守护童真,筑牢安全防线” 为主题的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活动中,团队成员为同学们带来了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网络安全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并搭配趣味游戏,有效助力孩子们提升安全意识。许晓鹏、郝水枝、高宇诚三位老师带队,为同学们筑牢了安全堡垒。
图为安全课堂现场孩子们踊跃发言
乡村焕新,多维调研优化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备,6 月 30日,团队成员克服阴雨天气,开展了墙体彩绘活动。此次彩绘以 “美丽乡村,安全行” 为主题,成员们从对外墙进行全面细致的清理开始,到一笔一划勾勒色彩线条,将安全元素与马郢村农耕文化符号巧妙融合设计。最终,一面兼具教育功能与艺术美感的乡村文化墙精彩呈现,成为了马郢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墙体彩绘
此次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安徽理工大学安馨童耆守望团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对 “一老一小” 的关爱,为马郢村的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也为乡村振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校地合作、文化挖掘、安全教育和乡村美化等举措,不仅让马郢村的 “一老一小” 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也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与成长。未来,期待更多的青年力量能够投身乡村建设,继续为马郢村的发展赋能,让这座乡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让 “一老一小” 的笑容更加灿烂,让乡村生活更加美好。
(通讯员 郑昕然 王婵丽 姚俊 高宇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