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链乡村沃土 青春赋能三农——湖南工学院实践团科技助农惠普贤
为深入贯彻科技兴农战略,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近日,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青链湘村·兴启普贤”暑期社会实践团,带着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和对乡村的深情厚谊,奔赴湖南省衡南县普贤村,开展了一场集科技推广、基地共建、产销对接于一体的深度助农实践,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智慧农机下田,科技破解种豆难题
瞄准普贤村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短缺的现实痛点,实践团带来了自主研发的“智慧种豆农机”。在选定的示范田里,这台凝聚着学子智慧结晶的银色装备,经过团队成员细致调试后,精准驶入田间,沿着田垄自主行进,高效、精准地完成了开沟、播种等关键环节,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团队成员现场为农户详细讲解设备原理并演示操作,其自动化、精准化的特点,为解决豆类种植的“用工难”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科技方案。青年学子俯身田间、专注助农的身影,生动勾勒出“藏粮于技”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图为:实践团成员俯身认真调试“智慧种豆农机”,并向农户讲解设备性能和操作要点。)
(图为:智慧种豆机器人作业后,田垄上留下整齐的开沟痕迹和均匀播下的豆种,展现科技助农实效。)
挂牌实践基地,校地共建赋能未来
科技服务不止于一时。实践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通过面对面交流、发放问卷等方式,精准调研当地在农业技术应用推广以及种植环节存在的实际需求和难题,为后续精准帮扶打下基础。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访村民家中,发放调研问卷,深入了解技术需求和农业难题。)
更为重要的是,在充分沟通基础上,实践团指导老师兼学院党委书记与普贤村党支部书记共同为“湖南工学院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该基地的正式落地,标志着高校服务乡村的一个长效化、机制化平台在普贤村扎根,为未来持续输送青年学子深入乡土、服务“三农”、开展科技支农和劳动教育架设了稳固桥梁,开启了校地合作共促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清晨采摘鲜蔬,校园直销惠农增收
实践活动的成果最终要惠及农民。当天清晨采摘的新鲜时令果蔬,下午便由实践团运送回校园。他们在湖工苑迅速设立起农产品代销点。青年志愿者们精心整理货品,一条写有“天然好味道,来自田间地头”的鲜红横幅格外醒目,迅速吸引了众多师生和居民驻足。
(图为:代销点悬挂醒目横幅“天然好味道,来自田间地头”,吸引过往居民驻足购买,现场氛围热烈。)
得益于农产品的绿色优质和实践团的热忱推介,代销点的农产品很快销售一空。从田间地头的辛勤采摘到校园里的热情销售,每一份售出的蔬果,不仅凝结着团队的汗水,更直接畅通了普贤村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让农民增收的喜悦看得见、摸得着,生动诠释了科技助农、产业惠农的闭环效应。
活动圆满落幕,实践团成员满载收获与责任。湖南工学院“青链湘村·兴启普贤”实践团的此次普贤村之行,成功实现了三重链接:将智慧科技链接农田,破解生产难题;将高校资源链接乡村,建立长效机制;将助农成果链接校园市场,促进农民增收。青年党员、团员学子们用实际行动,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汗水挥洒在服务一线,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智慧、担当与实干精神,为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青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澎湃力量。(通讯员 陈佳 黄玉瑞 朱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