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农大“三下乡”:青春绘梦马郢村 规划赋能促振兴
7月1日至5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郢梦耕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马郢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围绕“调研诊断—协同规划—多维宣传”的调研路径,以专业知识赋能乡村发展,系统探究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团队立足学校农业特色与城乡规划学科优势,紧扣特色乡村旅游产业提升核心目标,通过实地勘察、深度访谈、多元研讨与问卷调查等方式,系统梳理马郢村资源禀赋与发展诉求,为打造“长丰乡旅样板”提供青年方案。
聚焦发展瓶颈,擘画振兴蓝图
团队深入村舍农院,通过走访村民、村干部及产业经营者,结合80余份问卷数据的系统分析,精准识别出制约马郢村产业发展的核心挑战:特色资源转化不足、旅游产业亟待提质升级。针对这一现状,团队积极响应村部需求,选取凡辰马场这一特色产业作为重点调研对象,旨在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探索马郢旅游产业发展路径。在调研过程中,团队不仅与马场经营者、村干部展开深度访谈,还系统分析了国内同类型旅游项目的成功经验。基于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团队编制完成了《马郢村(凡辰马场)旅游资源诊断与提升规划建议书》,为马郢村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创新导视设计,彰显马场特色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团队进一步聚焦具体项目的落地实施。针对凡辰马场导视标识系统缺失的突出问题,团队与指导老师们多次同马郢村书记、马场经营者进行深入交流,在充分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广泛参考国内外优秀案例经验的基础上,团队经过反复论证,最终提出了一套融合"马文化"元素与乡村地域特色、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导视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特色视觉符号提升马场品牌识别度,同时优化场地功能分区与游客导览体验。在设计过程中,团队直面挑战、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的核心价值。
捕捉田野光影,传播振兴新声
团队以镜头为媒介,以“青春绘梦马郢村 规划赋能促振兴”为主题,用百余条素材全程记录实践历程与乡村风貌,凝练成三下乡实践短片。航拍镜头下,起伏的绿色田野与错落的村落构成生机盎然的画卷;特写镜头中,“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孙爷爷坚守乡土的身影与马场骏马的昂扬英姿交相辉映,生动展现了马郢村的人文底蕴与自然之美。
离别之际,乡村的光影中定格了安农学子的奋斗身影,五天的躬身实践结出丰硕果实:详实的调研报告为村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创新的马场导视系统设计方案即将从图纸走向现实,生动的乡村影像故事正跨越地域引发共鸣。当青春智慧融入乡土大地,这些饱含希望的实践成果必将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未来,安徽农业大学“郢梦耕兴”团队将继续以专业赋能乡村,以更扎实的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之花在服务基层的实践中绚丽绽放!(文字:王浩宇,栗范阳,戴巧巧 图片:赵晓晓,赵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