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会实践网-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投稿的家园!

《辽宁中医药大学夏嘉妮:以创新为笔,书写青年医者的多维成长答卷》

发表时间:2025/05/25 18:08:27  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  作者:夏嘉妮  浏览次数: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在辽宁中医药大学,有这样一位“00后”青年——夏嘉妮,她以“医工融合”为帆,在学术研究、创新创业与社会服务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作为项目负责人,她用行动诠释着“知行合一”的当代青年品格,在中医药现代化与科技创新的交叉领域,勾勒出属于新一代的奋斗图谱。

一、学术筑基:在跨界融合中厚植专业底色

夏嘉妮的成长轨迹,始终贯穿着“破界”与“融合”的关键词。作为中医学专业学生,她不局限于传统医学范畴,主动选修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课程,构建“中医理论+智能技术”的复合知识体系。在校期间,她主创的“中医药VR康复智慧服务系统”获软件著作权,同时在申3项发明专利,3项新型实用专利。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现出将中医辨证理论转化为可量化技术的创新思维。

她的学术探索不仅限于实验室。2024年,她牵头组建跨学科团队,成员涵盖计算机、市场营销、针灸推拿医学专业,开展“VR赋能中医药手部康复”项目研发。团队三创赛等创新大赛中脱颖而出,其“手部智能康复训练器”通过柔性电子皮肤技术(厚度0.3mm)实现穴位刺激精度达毫米级,相关成果获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专家高度评价。

二、竞赛突围:在实战淬炼中展现领袖担当

夏嘉妮的创新创业之路,始于对临床痛点的敏锐洞察。在辽宁中医附属二院跟诊实习期间,她发现脑卒中患者手部康复设备存在“中医元素缺失、交互体验不足”的问题,遂以“手望相助”项目开启创业征程。从撰写商业计划书到组建技术团队,从专利申报到对接生产厂商,她展现出卓越的资源整合能力:

技术攻坚:主导研发的VR头戴式设备集成中药纳米雾化(粒径<5μm)与头部穴位按摩模块,获实用新型专利与发明专利,临床试验显示患者PSQI失眠评分改善45%。

商业落地:构建“B2B+B2C”双模式,与等3家企业达成合作,2025年2月线上店铺销售额突破6309元,用户复购率达35%。

赛事斩获:带领团队获主持项目获得国奖2项,省奖 20 余项。“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国家级铜奖、辽宁省“ 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省级金奖、 2024 辽宁省“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银奖等等。

在大赛备赛期间,她曾连续两周每日工作16小时,协调技术团队攻克镜像神经元激活算法,最终项目以“中医特色+技术壁垒”打动评委,成为总决赛中为数不多的的中医药类项目之一。

三、多维成长:在责任担当中践行青年使命

夏嘉妮的优秀,不仅体现在学术与竞赛领域,更在于她对社会需求的主动回应。她发起“银发科技助老”计划,带领团队深入沈阳20个社区,为200余名老年人提供手部康复设备免费试用,同步开展“VR设备操作培训+中医养生宣讲”,被社区居民亲切称为“会讲穴位的VR导师”。

作为股东,她推动建立“高校-企业-医院”三方联动机制,与合作公司合作优化生产工艺,使设备成本降低20%;与东北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12名学生参与技术开发,其中3人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她用实际行动证明,青年创业者不仅是技术创造者,更是社会价值的传递者。

四、未来展望:以科技赋能中医药现代化

谈及未来,夏嘉妮眼中闪烁着坚定光芒:“我希望用5年时间,让‘中医智能康复’成为国际医疗舞台的‘中国方案’。”她的规划清晰而充满野心:

技术迭代:推进“经气指数”量化模型研究,计划2026年完成ISO13485认证,将设备精度提升至98%;

标准制定:联合行业协会发起《中医智能康复设备通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推动中医康复设备纳入医保目录;

全球布局:通过亚马逊跨境电商渠道,将产品推向东南亚市场,同步开展“中医康复技术国际培训计划”。

从校园实验室到创业竞技场,从临床一线到社区基层,夏嘉妮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在中医药现代化的征程中留下青春注脚。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成长的缩影,更是当代青年以创新驱动发展、用科技服务民生的时代注脚——在“健康中国”的蓝图上,这位年轻的创业者正以笔为刃,切割出属于新一代的光明未来。(供稿:辽宁中医药大学 夏嘉妮)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版权所有:青年社会实践网

var divToDelete = document.querySelector("body > div.login_free_panel"); if (divToDelete) { divToDelete.parentNode.removeChild(divToDele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