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会实践网-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投稿的家园!

重庆理工大学学子:做新时代“螺丝钉” 把材料科普“钉”进乡村“一老一小”

发表时间:2025/07/17 22:46:13  浏览次数:3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7月10日,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红土情·益乡行”实践团的12名成员化身青春“螺丝钉”,深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将材料知识转化为服务民生的生动实践,在养老服务中心、青少年之家开展科普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

养老服务中心里,00后大学生李明娟握着一位爷爷的手,耐心讲解不同衣料的特性。“化纤衣服吸湿速干,穿着更凉快!”老人仔细摩挲着志愿者带来的衣料,惊喜地点头:“怪不得夏天的衣服穿起来这么清爽,原来是材质不同!”实践团不仅关注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更结合华溪村特色黄精产业,深入浅出地普及科学施肥等助力产业提质增效的技术知识,赢得老人们的频频赞许。

不远处的青少年之家,一场别开生面的“触觉科学课”为孩子们开启了沉浸式科学探索之旅。实践团巧妙运用气球摩擦起电的简单实验,让碎纸屑瞬间吸附其上,直观揭示了静电的奥秘,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呼和欢笑。在“小小科学家”体验环节,孩子们动手实践:用碘伏在淀粉纸上“书写”出神奇的蓝色变化,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奇妙;利用黏土和牙签构建“水分子”模型,探索微观世界的结构之美。趣味盎然的实验,为乡村儿童叩开了科学启蒙的大门。

“新时代的‘螺丝钉’精神,既要在实验室里钻研‘硬骨头’,更要把科技服务的实效‘钉’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实践团指导老师李相宜阐释活动的初衷。从养老服务中心的贴心科普到青少年之家的趣味实验,重庆理工大学的学子们用专业知识与青春热情,为华溪村的“一老一小”送去暖心服务,在服务中展现了青年担当。未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持续推动“专业+志愿服务”走深走实,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投身科技服务,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在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中绽放光彩。(作者:李相宜、周悦)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版权所有:青年社会实践网

var divToDelete = document.querySelector("body > div.login_free_panel"); if (divToDelete) { divToDelete.parentNode.removeChild(divToDelete); }